李其荣教授出席“2016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10-25     [来源]:     [浏览次数]:

侨务工作与中国方案
——李其荣教授出席“2016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  

2016年10月22—24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6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侨务工作与中国方案。李其荣教授应邀出席。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侨联秘书长陈迈、副秘书长赵红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张秀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主任曾少聪教授,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明欢教授,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教授,五邑大学副校长、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国务院侨办侨务干校副校长赵健,人民日报副编审聂传清,人民日报记者孙少锋,中华海外联谊会副处长唐俊辉,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徐大振,浙江省侨联副主席张维仁,福建省侨联副主席谢小建,以及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的全体研究人员。

李其荣教授向会议提交的论文是《习近平对国家领导人侨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李其荣教授认为,习近平继承了前任领导人的许多侨务思想,包括:华侨华人是爱国的思想,华侨华人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的思想,华侨华人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的思想,华侨华人是中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的思想,要维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的思想,等等。习近平侨务思想的重要创新是,“根”、“魂”“梦”。习近平主席关于“根”、“魂”“梦”的侨务思想,是对“中国梦”的具体阐释。习近平的侨务论述对新时期培育、保护、发展侨务资源,巩固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李其荣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时代性、继承性和创造性这“三性”上。时代性,是指习近平侨务论述与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继承性,是指习近平侨务论述延续了我党重视侨务工作的优良传统,重视发挥华侨华人作用和优势;创造性,是指习近平侨务论述有很多新观点,涉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及鼓励华侨华人更好融入当地社会等内容。

中国侨联陈迈秘书长说,10年来,侨联工作面临许多纠结、机遇和挑战。侨务工作是国家层面的工作。何为中国方案?如何收集整理习总重要讲话。在经济上,中国已经超越和达到美国。大国责任不得不出招。过去讲“华社”“三大支柱”:侨团、侨报、华文教育。今天还能成为支柱吗?完全不能。今天侨社已经成为一个阶层,鱼龙混杂。他们用别人的力量为自己撑台。过去侨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天三大支柱如何重构?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们的绿卡制度严重滞后,我反对双重国籍,但是应该搞绿卡制度。开放引进的不仅是资金、人才,更重要的是观念与法制。对于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有不同解读。习主席强调华侨华人回馈当地社会,过去没有一个领导人这样提过。现在中国对外投资大于对内投资,留学生回来的比出国的多。侨务是外交的一部分,这个定位很准确。侨务工作的核心是顶层设计,中央已经感觉到了。撤销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改为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这是质的改变、重组。华侨所将成为战略后院和理论基地。民间外交太重要了,要利用、开发民间力量,要有新的手段。赵红英副秘书长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关键是“中国梦”。习近平的侨务思想是他的治国理论的一部分。习近平的侨务论述有一个丰富完善的过程。西雅图讲话是最长的讲话,他向华侨华人提出三点希望。这次会议主题很好。我们要更多地关注提出中国方案的背景、内涵,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的关系,中国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地位、作用,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侨务干校副校长赵健说,她参加了三次研讨会,感觉每次讨论越来越深入。本次会议主题确定的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2014年提出了“根、魂、梦”。现在习近平主席进入一个更高的高度,从一个具体层面到更深层面,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习主席特别强调与世界的联系。习主席强调华侨华人树立中国人的形象,融入当地社会,做友好相处的典范,要有文化自信。侨务工作是一个过程。习主席用了几个“不可替代”,这不仅是经济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情谊的交流、传播文化。

来自各高校的专家做了发言。首先,张国雄教授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七一”讲话:“不忘初心”,吸引眼球的是“中国方案”。这是向世界宣布中国模式。为什么现在提出来?“中国方案”是针对全球治理,给世界提供智慧。现在全球化到了重要节点。习近平从做党的副主席开始,对中国脉搏的把握。其基本内容是:一是所有国家发展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求发展,历史没有终结。强调各国发展应有自己的道路。二是发展中国家实践总结,各国发展首先解决经济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个互联互通中,其中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既然是针对国际事务,国际事务不是一个国家,应该全球参与,这就是治理主体的多样性。中国方案有没有普世性?发展问题具有普世性。国际事务大家参与具有普世性。命运共同体,具有普世性。“侨”是不可缺少的领域。习近平说:华侨华人是不可替代的战略力量。中国方案的推动离不开“侨”。因此,要利用所有资源参与一带一路。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少聪教授说,他赞同李其荣教授提出的使用“习近平侨务思想和理论”的提法,“毛泽东思想”在延安就提出来了,后来不断发展完善。中国方案就是全球治理,贡献中国的智慧。世界应朝着更加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中国应与所有国家友好合作。习主席强调,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一份子,高度肯定华侨华人的作用,海外侨胞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明欢教授说,G20峰会提出的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等等,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之交,民相亲”。要推动民间外交发展,华侨华人不仅为中国做贡献,而且要为所在国做贡献。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张振江教授说,现在国内有声音说,中国是不是过早提出战略资源。我觉得中国是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了,向全世界公布中国方案,加强与世界的联系与沟通。

来自侨务战线的几位领导也谈了他们的看法。福建侨联副主席谢小建发言说,中国方案是一种外交战略。过去是韬光养晦,现在要主动发声,在国际事务中应有话语权。如世界经济下行,中国应如何应对。侨务中国方式是什么,侨务中国方案是什么?需要认真讨论。浙江侨联副主席张伟仁发言说,在中国大中国方案下如何做好侨务方案。一是学习习近平治国理念整个体系,把他的侨务思想列入整个思想中。二是中国方案由来、内涵、本质是什么,中国五大发展理念是国际扩展版。三是学习习近平书记的论述,担当侨务工作者的责任。不仅要研究历史而且要研究现实,担当历史责任。要勇于实践,中国国际话语权太弱了。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徐大振说,习主席在上海工作了7个月。上海自贸区有2/3有侨资背景,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改革没有出路。在推进“中国方案”进程中,要重视“侨”的力量。

本次研讨会有四个特点:一是人员广泛,这是第三次召开关于习近平侨务论述的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2/3的代表是每届参加,而且本次会议邀请了习近平主席曾工作过的福建、浙江、上海的侨联负责同志参加。二是学科多样性,如暨南大学张振江教授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解读中国侨务与中国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少聪教授从边疆研究的视角来解读中国侨务与中国方案。三是会议上产生思想碰撞,有利于帮助理解习近平的侨务论述,有利于开拓中国侨务事业。四是讨论实务,主要是几位从事侨务工作的几位领导的发言。
 

关闭